夜讀|母親的菜園
跟家里視頻,母親給我展示了她的菜園子。菜畦上,辣椒、茄子、黃瓜、西瓜、香瓜、豆角、西紅柿和紅薯應(yīng)有盡有。母親順手摘下一根黃瓜,邊吃邊給我分享。

作者供圖
農(nóng)家基本都有自己的菜園,這是他們一個夏天的蔬菜來源。等秋霜過了后,吃不完的辣椒用麻線穿起來,高掛在院里,紅彤彤的很是喜人,風干后還可以碾成辣椒面;茄子、豆角會切成絲,曬干以備冬天食用,不管是涼拌還是打火鍋都是很好的配菜。
小時候,我最期待的,除了過年,就是自家菜園豐收的那一刻,尤其是期待西瓜和香瓜的成熟。我家專門搭了一個棚,夜里有人住在里面,以防獾來偷吃瓜。每每暑假,看瓜的任務(wù)就落在我和弟弟頭上。當然,我們并沒有守住,那些躺在地里露出粉紅瓤的西瓜就是證明。我難過一會兒,罵完獾,該咋樣還是咋樣。
夏天很熱,我們用紙折做扇子扇風,即便衣服濕透了,也不愿出瓜棚。到了晚上,天氣涼下來,看螢火蟲飛來飛去,聽各種蟲鳴,尤其是叫聲最大的青蛙和蟬,很催眠。在那些沒有電子產(chǎn)品陪伴的日子,我們就這樣安安靜靜地度過了日日夜夜。
母親今年為了菜園,花了不少力氣。清明過后,山溝里的土地還很涼,一直等到陽歷五月初,結(jié)果又狂沙漫天,地里不見水分。母親從水井里打水,一行行修好菜畦,每行挖十幾個碗口大小的圓窩,澆上水,反復幾次,等土壤里的水分足夠,才買來菜種,蓋上薄膜,等待新芽破土而出。結(jié)果一直到六月中旬,天氣干旱炎熱,灌溉式的澆水解決不了問題,干死的十之七八。母親那個心疼啊,每次跟我視頻都透著焦急。雖然現(xiàn)在買菜方便,但她還是希望吃上自己種的瓜果蔬菜。
六月中旬,天氣才轉(zhuǎn)變,下了兩場雨,母親看到了希望。她又去買了種子和培育好的菜苗、瓜苗,進行補種和移栽。我能想象到這反反復復的過程,跟我小時候一般無二,只是母親不再年輕,慢性病纏身的她不如那時靈便。沿著菜畦來來回回,小心翼翼地侍弄,是這個夏天她最重要的事。
破苗、覆土、除草、除蟲,她操心著每一棵幼苗的成長。這一番勞作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的,種子的質(zhì)量好不好不知道,幼苗出土后天氣太干旱不行,太多雨也不行,擔憂是難免的。一個剛剛好的氣溫環(huán)境,可遇而不可求。對農(nóng)人來說,很多時候依然只能靠天吃飯,偶爾澆水應(yīng)個急,但長期靠澆水的菜苗長不大,也結(jié)不出好果實。
好在天公作美,接下來的時間雨水充足,幼苗有了雨水滋潤,加上用羊糞施肥的土地肥沃,它們發(fā)了瘋地生長,短短一個月時間,掛花、結(jié)果,一氣呵成。視頻中的母親開心得像個孩子。這是她的勞動成果,她迫不及待跟孩子分享,還為我們吃不上這新鮮的蔬菜而遺憾。
西瓜和香瓜也都掛果了。我叮囑母親,到時候看緊一點,熟了的就趕緊摘了吃,別等熟透再摘,總是晚一步,被鳥和獾禍禍?;叵肫饋恚乙呀?jīng)十幾年沒有在瓜田里摘瓜,聽聲判熟了。
母親的菜園,承載著她的期望和勞動。母親說,“自己家種的,種類雖然不多,但吃得踏實。”種菜是農(nóng)人的必備技能,不過,隨著住在山里的人家越來越少,菜園也越來越少了。
這片菜園也是母親生活的寄托,是她對土地的眷戀。在這片黃土地上,母親用雙手創(chuàng)造了一個美麗的世界。能親手觸摸泥土、見證生命的成長,本身就是一種奢侈的幸福。網(wǎng)上有很多人分享他們在城市的鋼筋水泥框架里種菜的故事,可見不管身在何處,我們骨子里總在渴望與土地的聯(lián)結(jié)。
今年,我只能隔著屏幕欣賞母親的菜園。明年暑假,我會帶著女兒回去,讓她享受一下,擁有一個大大的菜園,是一種怎樣的快樂。

轉(zhuǎn)載請注明來自山西智睿祥新能源有限公司,本文標題:《夜讀|母親的菜園》
